目录
专题 近代蜀学的勃兴与转向
近代蜀学的转型与面向——以语言文字学为切入视角彭华;Li Xiaoyu ;Zhang Kai;1-10
“考全蜀而为隽”:论近代蜀学进程中的刘光第李晓宇;11-17
以人事为学:刘咸炘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承张凯;18-27
封二、封三_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十一
任乃强先生的藏学研究
任新建;2+161
马克思主义研究
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?——重审数字化时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理论陈洋洋;28-37
广松涉物象化论的弱实践性——兼论生产力范畴的批判维度纪方雄;38-48
儒学研究
《五经正义》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宗旨——再论孔颖达统一经学的思想史意义郑伟;49-58
从德性身体到伦理秩序——由儒家工夫论开启公共伦理生活游森;59-66
思想空间
西方古典哲学中的“笑”:一种话语分析毕唯乐;67-77
人工智能时代的“造物”惊惶与文学转轨刘牧宇;78-86
技术社会中的情绪障碍及其社会根源赵培;87-93
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批判:起源于“人性—社会性”之分冉华;王虎;94-101
中国视点
“夫妻共同债务”为什么是债法应当抛弃的概念周寓先;102-112
社会合法性建构:移风易俗与制度适应——以闽南D村的治理实践为例石惠文;113-122
农民缺场与在场:资本下乡的多重博弈与治理——基于S村的经验材料熊凤水;童政杰;123-132
文化广角
流动的共识:观者社会下餐桌共同体的窥视契约与行为边界戴颖洁;133-140
迷惘、探寻与未抵达的终点——论“藏地新浪潮”电影以“人”为路径的现代化问询陈鸣;宋法刚;141-149
乘客、火车与新社会:丰子恺《车厢社会》的三种读法李立敏;150-159
投稿须知
160